近日,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协办支持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2022高校人工智能教学研讨班寒假班圆满结业。为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全局工作,确保专家和参研学员的健康安全,本次研讨班以线上研讨的方式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81所高校的人工智能、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等专业方向的约300位老师线上参与,聆听专家的精彩分享,交流教学教研方法,实践人工智能应用。
在开班典礼上,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发言表示,感谢中国高科集团精心筹备活动,希望通过本次研讨班的举办,深化高校交流合作、推动中外科研领域合作,提升联合研究、联合培养人才的水平,将人文交流理念融入教学、研究和实践中。
北京高科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俊辉对各位领导及参加课程的老师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中国高科集团在大数据、物联网、新媒体等专业领域,积极广泛开展与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的产业学院共建、专业共建、校企联合办学、赋能实训等教育合作,面向人才培养需求和专业建设需求共同研发教育解决方案,将产业资源、政策资源等引入合作高校,支持高校专业建设与教育改革发展。
此次研讨班为期4天,基于产教融合的主题思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研讨人工智能专业教学中的常见情况与问题,包含教学内容的定位、基于OBE的人工智能岗位能力分析、实践教学的设计、教辅资源在课堂教学效果的设计、自主实验与指导实验的实施条件与环境等。来自中国高科集团、寒武纪等的多位专家学者,以其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技术实操经验和幽默风趣的讲授风格收获全体学员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除了丰富的课程,研讨班还特别设置了“如何做好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宣导”、“浅析实验室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等主题教学研讨,让机械自动化、计算机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学科充分交叉融合。从单变量线性回归的不同推导方法到YOLO的视觉识别,从理论算法和计算机软件代码的实操,参研教师们充分交流,在各类话题中进行思维碰撞。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为服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家战略、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家培养计划”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组织实施,是政府主导、校企广泛参与的公益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中国高科集团承办的2022高校人工智能教学研讨班旨在搭建开放共享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推动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端人才培养,以期实现技术应用的创新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