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21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大会 中国高科集团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
发布者:中国高科 2021/4/27

4月23日-24日,2021(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大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际合作研究分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指导,中教全媒体主办,阿里云、慧科集团协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支持了本次会议。本届大会以“洞见未来、集智创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为主题,来自高校的校长、副校长、教务处负责人、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副院长、人工智能专业及学科建设负责人、专业教师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400余位嘉宾和代表集聚一堂,探讨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


1.png


在大会圆桌论坛上,中国高科集团人工智能首席战略专家杨强与来自院校和企业的各位嘉宾一同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行业应用与人才培养、以及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创新实践等主题内容。


2.jpg


精准定位 产教融合的核心是知识转移


中国的人才培养从早期单一的院校向企业输出模式,到企业寻求高校合作模式,其间的变化是巨大的。经济的发展需要由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尖端的技术需要通过高效的规模化人才培养来形成产业生态群和经济规模效应,将各类资源、实训、实验打通后,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形成技术的良性互动,是产教融合的生态。


在杨强看来,产教融合的核心是打破产教之间的知识屏障,建立知识的流通与转移通道,实现知识的增值转移。“融合”即是知识在产业端与院校端双向转移的过程。双向的知识融合,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知识转移生态。中国高科集团在产教融合中的精准定位即是参与到知识和技术的流动和转移之中。在产向教转化时,中国高科集团能将行业领先企业的前端顶尖技术快速梳理抽取,研发为适用于院校的教学培养方案,体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相反,教向产转化时,中国高科集团与合作院校携手通过人才培养,以人才为载体,实现技术规模化到产业的转移。


3.jpg



人工智能  中国高科集团的教育体系与能力打造


中国高科集团始终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标准,以OBE人才培养闭环模型为基础,构建产教端到端的教育产品体系。凭借自身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产品技术资源,中国高科集团整合了两大核心能力:一是以企业为知识上层生态链的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研发的能力;二是以院校为知识输出链的知识交付与教学赋能的能力。同时,中国高科集团重点打造服务于职业人才培养的知识增值三大核心体系,面向职业人才,根据产业人才需求,打造了以工作岗位分析为基础的职业分析体系、以岗位为目标的就业技能与就业能力体系、以培养能力为主要职责的人工智能课程产品体系,为合作高校提供精细化、标准化、高质量的教育运营管理服务。 


4.jpg


深度融合 探索人工智能生态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高科集团坚持将人工智能作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主要专业方向之一,以“人工智能+”的方式,结合院校原有科系的专业特色,注重培养“职业化”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积极共建“人工智能+”特色新专业、特色新学院与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在赋能实训方面,中国高科集团以实践技能训练为主线,与专业能力培养需求匹配,与不同层次院校联合开展涵盖高职高专层次、本科层次及硕士层次的实训,培养具有跨学科、融合式、创新性、实践性素质的专业人才。其中,面向硕士研究生的实训旨在培养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获得知识产权等方式,将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成果拓展至产业领域,实现规模化的广泛应用。


在大会现场,中国高科集团展示了产教融合教育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


2324.jpg


本届会议既有专家带来的人工智能教育前沿趋势和政策解读,也有高校分享的当前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及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还有来自企业的嘉宾带来人工智能技术前沿以及人工智能专业教育的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的会议内容为我国人工智能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多样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