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中国高科集团与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合作的暑期实训项目圆满结束。实训项目自7月6日开始,课程贯穿整个暑期。实训依托考勤打卡系统和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两个企业级项目,根据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2018级软件工程专业68名学生的班次分两批进行,并分别召开答辩会。此次项目以计算机编程能力为基础、以达成企业应用实践为目标、以云实训技术为手段、以创新意识为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水平。
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动力与热情
中国高科集团通过引入企业级真实项目案例,为学生打造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其“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明确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在产业中具体应用的场景。明确的学习方向具有清晰的指引功能,能够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及热情,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提升技能。
通过这次实训,虞同学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他跟老师反馈:“这次实训所涉及到的使用工具和运用的技术很多都是我们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比如架构的使用、前后端分离的操作和虚拟机的安装和使用等等。这些知识非常实用,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去实践。借着这次机会,我向远大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杨同学也在这次实践中迈向了另一个专业阶段,他说:“这次实训将我大学以来学过的知识在实际操作层面进行了比较完整的运用,是一次从抽象到具体的升华过程,是一次内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这使我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高科集团产教融合项目以职业能力目标为导向,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原理,发现和分析复杂问题,并针对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程同学总结了自己在解决问题方面的成长经历:“以前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永远不是自己静下心来寻找错误,而是直接寻求他人的帮助,但问题解决后并不能了解自己出错的原因,也不能保证再出现同样的问题时能否独立解决。但是经过这次‘云实训’,学会了发现和分析问题,对待困难的第一反应变成了耐心寻找关键问题,尝试去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询问老师。”
还有一位同学表示,这次实训对自己的最大提升就是针对系统bug的解决能力。他说:“解决错误的第一步就是要看懂错误,理解为什么会报错,知道错误后,要回头看自己的代码,是低级的代码逻辑错误,还是引入错误、不兼容或者其他类型的错误,知道具体错在哪里后,自己要先去尝试解决,可以自己修改,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多看看别人遇到此类问题时是如何解决的,然后再修改自己的代码,如果还有不懂的,就要及时地请教老师。简言之,我们首先要知道错误,了解错误,才能解决错误。”
本次实训大大提升了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错误由简单升级为复杂,这种能力的不可替代性将会逐渐的迁移到更高的技术能力上,培养学生逐渐拥有适应专业与社会需求的能力。
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及项目管理能力
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色,中国高科集团的产教融合实训项目通过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及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使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实训项目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践,学生在团队中分别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王同学总结说:“通过这次实训,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柯同学的体验是:“这次实训不仅提高了我的实践水平,更磨练了我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我明白了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默契配合,团队合作效率才会提高。”
刘同学说:“这次实训使我了解了工程管理的原理与决策方法,整个实训中我会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综合考虑项目的计划和安排。”
拓展学生认知边界,助力学生综合成长
中国高科集团秉承“育人为本”理念,坚持落实“立德树人”。实训老师们均为企业技术专家,他们在授课的同时也用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树立教师榜样,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于实训老师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一位同学描述道:“实训老师非常有耐心,在同学跟不上的时候就会停下来等,有问题也会很耐心的解答,甚至会晚上特地开课为有问题的同学解决问题。老师的重点不在于某个同学是否学会,而是大家有没有都学会,感觉到老师的认真负责,我们更不可能懈怠。”还有一位小组成员说:“老师白天给我们上课,晚上答疑,真的非常辛苦。在进入大学以来,如此耐心的老师是比较少见的,因此我和我的小组成员对待本次实训的每一节课和每一个作业都非常认真和珍惜。”
实训项目磨练了学生们的意志,使他们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刘同学总结说:“敢打敢拼,迎难而上这种精神,让我们能够把遇到的所有困难都解决的干净利索,这也是我们组能完成项目的重要原因。”董同学反思说:“要让自己变得有弹性,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皮球和杯子同时掉在地上,一个反弹,一个碎裂,我们不能只把焦点放在单一技能上,要无时不刻的丰富自己,让自己变得有弹性。”
中国高科集团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遵循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基于OBE人才培养闭环模型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并根据产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人才培养注重应用型和实践性,除了让学生掌握多学科交叉复合知识、前沿领域知识外,还全面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工程领导能力、动态适应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战略新兴型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部分学生作品
拍照识别接口
“我的”跳转页面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