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聊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昭风,党委常委、副校长赵长林,国际交流处孔子学院管理办公室主任单士栋,传媒技术学院院长李焕芹及团委书记赵勇一行五人莅临中国高科集团考察。聊城大学及中国高科集团双方领导就深化产教融合下的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问题展开了探讨,在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上达成了共识。
中国高科集团总裁朱怡然发言表示,集团全面布局现代教育领域,支持国家发展战略,以自身产业整合优势、社会公信力效应开展产教融合业务,服务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集团已与多所著名院校展开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2019年,中国高科集团与山东省科学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山东省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推动基地与更多山东省高校在前沿专业方向进行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山东产业特色的深入融合,探索出一条智能化工业转型的升级之路。
聊城大学校长王昭风简要介绍了聊城大学及其产教融合实践。聊城大学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是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一直秉承“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在独立办学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20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在探讨产业学院建设的过程中,双方交流了企业端、产业端、院校端的各自优势,也坦诚谈及目前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方案升级、人才培养全面性、招生就业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山东省出台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充分表明,产教融合能够体现新旧动能转换“跨界融合化”的要求,在解决产业发展需求与教育供给不匹配问题上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有利于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四链贯通”。
双方一致认为,如果要将山东省的教育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产业学院的建设要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构建与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未来,也将以此为方向探索产业学院共建之路。


